內容來自sina新聞
教授析房價隻漲不跌原因商住占新增用地僅3成
原創:
高雄小額借貸信貸年息10月-11月免費看房團報名中 歡迎報名
2013年度新浪樂居"堅強的蘑菇"校園招聘
2小時4個億PK3小時兩百餘套 掀起沈陽樓市小高潮
惠戰銀十 沈陽開發商優惠增加搶市場
銀十迎來土地市場高潮 沈陽四宗地塊4.56億拍出
沈樓市最高成交價易主 萬科春河裡下榜豪宅漸隱退
第三季度沈陽購房者信心指數比一線城市高出7.5%
近幾年來,中國房價為何隻漲不跌?10月26日,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清華大學-美國佈魯金斯中心執行主任陶然做客嶺南大講壇·公眾論壇講述中國城市土地制度改革轉型時,認為導致中國商品房價格一直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是由於在中國城市每年的新增用地中,有40%-50%是用作工業用地瞭,而隻有30%左右用於住宅用地。
政府賣工業用地 大部分不賺錢
陶然認為,近年來,被媒體熱議的土地財政,低價征地、高價賣地等說法實際上是一個誤區。通常情況下,地方政府的征地價格是比較低的,但是現在,很多地方的征地成本越來越高,主要征地補償和維穩的成本信貸銀行不察配偶怎麼貸款比較會過件日益提高。他表示,政府在賣工業開發區用地時,絕大部分不賺錢,甚至是虧本賣。
"工業開發區首先需要給農民支付征地成本,雖然一般不太高,但征地之後政府還要做三通一平、七通一平、十通一平來招商引資,這樣成本就相當高瞭"。陶然對此觀點加以解釋,征地補償成本加上基礎設施成本使得很多地方在將土地轉讓出去時,其轉讓價格往往比以上兩項成本的總和還要低,因此在土地轉讓的過程中,政府實際上是虧本的。政府每年兩三萬億的土地出讓金,一般能賺錢的也就是商住用地,總體算來,地方賺到總土地出讓金30%就不錯瞭,近幾年隨著房地產的調控還可能降到20%。
每年新增用地 用於商住的僅三成
雖然工業用地成本高,但陶然介紹,根據國土部門歷年發佈的年鑒可以看到,國內每年城市新增供應土地中,有40%-50%是工業用地,商住用地隻有30%-35%。
而其他國傢城市化過程中的新增土地,工業用地絕對不會超過20%,一般是10%-15%,換句話說他們的土地絕大多數是給老百姓蓋房子去瞭。"你說我們這樣扭曲的供地結構,房價能不高嗎?"
由於城市房價高,所以外來人口沒辦法定居下來,據中央農村工作小組辦公室陳錫文主任提供的數據,兩億農民工在城市裡買房的比例非常小,大概隻有1%左右。
新聞來源http://sy.house.sina.com.cn/news/2013-10-28/08252468863.shtml